电子商务的征税制度年底前会实施。相关部委目前处于对法律法规的调研和研讨阶段中,已经涉及具体措施,预计年底前将落实。
但也有数位主管单位相关人士对本报表示,并未听闻此事。一位相关人士说,对市场经营主体征税是应该的,但目前政府部门没有办法解决征税的技术性问题。“很多网店没有工商登记,无法应用传统实体店方式来征收。”
无论近期征税与否,业内人士认为,网店征税应该和线下的税率一样,月销售额不足2万免税。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于3%的税率,一般纳税人适用于17%的税率。
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,上海百联与苏宁是线上经营规模最大的两家店。国家对它们的征税已经开始,它们也在积极推动对整体电商的征税。
对于税务部门一直保持关注却迟迟没有出台实质性政策,可能主要是前几年的税收增速较快,不必要费力征税,但现在经济形势紧张,国家也不会再出台大规模投资刺激政策,中央财政收入吃紧,税务部门就会有增税冲动。
根据目前个体工商户起征点的规定,月销售额不足2万免税,大部分淘宝小商家都在免税范围之内。淘宝方面也向记者表示,目前有94%的淘宝卖家年营业额在24万元以下,大多数并不在征税范围内。
线上和线下商家的区别在于线下商家多为现金交易,税务部门不易查清实际营业额;而网店如果没有转入线下交易,大部分都是通过支付宝等交易,会留有付款记录,核定税收较容易,同时避税空间也较小。
征税后是否能够给电商,特别是中小卖家带来利益也成为热议的焦点。淘宝此前在其官方微博上呼吁,征税损害的是辛苦创业的年轻人,对个人小店主征税就是对他们的希望和未来征税,同时质疑征税后究竟能为这个群体做些什么。
因为电商这几年才发展起来,大家呼吁对电商免税是出于保护,但现在看来已经造成了税负不公平。此外,网店已经过了发展的初级阶段,现在正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好机会。
在一些新兴行业的初级阶段,适当减免税是鼓励产业发展的做法,但是一旦进入高速成长期,就应该以公平待遇为原则判定。她认为,这类似于外资从超国民待遇到平等待遇的发展,也类似于高科技园的初创鼓励政策到普通政策的过渡。